銀幣收購

 

銀幣收購|袁大頭・龍銀・帆船幣・各省造銀元高價回收

        銀幣是近代貨幣史上的重要流通工具,特別是清朝至民國時期發行的各省造銀元,不僅具有歷史價值,更深受收藏界青睞。本平台專業收購清朝龍銀、民國袁大頭、帆船銀幣,以及日本龍洋與外國經典銀幣,提供即時估價、專業鑑定、高價回收等一站式服務。

📜 龍銀與銀元的歷史簡介

        清朝時期各省自光緒年間起陸續鑄造銀幣,統稱為「龍銀」,依其幣文分為「光緒元寶」、「宣統元寶」與「大清銀幣」等。著名的如湖北庫平一兩、四川銀幣、雲南雙龍幣、新疆機鑄與手工龍銀等。民國後則以袁大頭、帆船銀幣為代表,其中袁大頭有民國3、8、9、10年,帆船幣則以21~23年版最常見。

        民國三大名錢包括:帆船幣、汽車幣、飛龍幣,皆為收藏熱門。而台灣民間口中的「龍銀」多指日本的「龍洋」,其實是日本明治時期鑄造的銀元。台灣地區較常見者多為日治時期流入的日銀,或少量的墨西哥鷹洋與英國站人洋等外國銀幣。

📦 我們收購的銀幣項目

  • ✅ 收購袁大頭銀幣(民國3年、8年、9年、10年)
  • ✅ 收購帆船銀幣、小頭銀幣、船洋銀幣
  • ✅ 收購清代各省造龍銀(江南、四川、北洋、雲南、廣東、湖南等)
  • ✅ 收購東三省龍銀、奉天造銀幣、戶部造銀幣
  • ✅ 收購吉林龍洋、新疆與西藏龍銀
  • ✅ 收購日本龍洋銀幣(明治、大正年間)
  • ✅ 收購墨西哥鷹洋銀幣、英國站人洋銀幣

🔍 專業評估・即時行情・安全交易

        所有銀幣收購皆以真品為前提,經由專人鑑定、實物估價,價格透明,保證不亂壓價。歡迎持有單枚或整批銀幣、銀元、外國老幣藏品的藏家、拍賣會後收購人、古錢幣愛好者與企業行號洽詢合作。

📞 收購專線:0922-559-449
📱 LINE ID:
@i559
👤 諮詢專員:黃經理

🏢 台中總店: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4號 (查詢地圖)
🏢 高雄中心:高雄市前鎮區廣東三街43號 
(查詢地圖)

 
加入好友

🔍 銀幣鑑定方法|真偽鑒別技巧教學

        市場上仿製銀幣眾多,為保障交易安全與收藏價值,以下是五種常見的銀幣鑑定方法,可協助您初步辨別真偽:

  • 1. 聽聲音:
    將銀元與銀元輕敲碰撞,真品會發出清脆、有穿透力的高頻共鳴聲,偽品則聲音悶鈍不清。
  • 2. 看外型:
    真銀幣採機械衝壓,色澤自然細膩,文字圖案清晰、邊齒均勻;偽品常見圖案模糊、邊齒不齊或出現砂眼,表面灰暗無光。
  • 3. 秤重量:
    壹圓銀幣標準重量為約 26.5 克,偽品常使用銅、鋁或鍍銀金屬製作,重量不足。真品即使磨損也不應低於 25 克。
  • 4. 化學檢驗:
    於銼口處滴上硝酸,根據變色與泡沫反應觀察銀含量:「七綠八黑九五白」為經驗口訣。若僅出現綠泡,則多為銅製仿品。
  • 5. 放大鏡檢視:
    可觀察細節線條與包漿層次,真幣磨損自然、細節飽滿;高仿品雖仿真,仍可見機械痕跡或假包漿堆疊不自然。

📌 小提醒:若您無專業經驗,建議交由專業銀幣鑑定人員判定真偽,以避免交易風險。

加入好友

清代中央銀幣收購

大清銀幣宣統三年壹圓 光緒銀幣庫平七錢二

  📚 中國銀幣制度的誕生|從外銀流入到龍銀自鑄

        鴉片戰爭前後,大量外國銀元湧入中國市場,包括西班牙本洋、荷蘭馬劍洋、英國站人洋、墨西哥鷹洋、日本龍洋等,種類多達數十種。由於這些「洋銀」計枚使用、免除秤量的便利性,廣受民間接受,在清末成為實際流通的選用貨幣,也促使中國開始思考建立本國銀幣制度。

        最早的仿鑄行為起源於沿海通商口岸,如廣州(廣板)、福州(福板)、杭州(杭板)等地,尤以上海道臺監製版本最為規整。為捍衛主權與維護貨幣體系,清政府開始籌備官辦銀幣鑄造。

        光緒十年(1884年),吉林機器局首次以機械方式鑄行「吉林廠平」銀幣,為中國引進西式鑄幣工藝的濫觴。兩年後,兩廣總督張之洞創設廣東錢局,引進英國設備,正式鑄造「光緒元寶」,銀色九成、重七錢二分,輔以半元、二角、一角與五分等輔幣,成為中國第一套正式機鑄銀元。

        光緒元寶因採蟠龍紋裝飾,且效法洋銀製式,又稱「龍銀」或「龍洋」。隨後各省仿效,如湖北銀元局鑄「湖北省造」、南洋銀局、吉林錢局等。為統一貨幣體系,清廷後頒令裁撤地方錢局,統一鑄幣權,並設天津銀錢總廠,開啟中國銀幣制度的現代化時代。 

HOME
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
 
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

🏛️ 中華民國開國銀幣|孫中山像紀念幣的誕生

        1911年12月29日,辛亥革命成功後,17省代表於南京推選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。次年1月1日,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成立,標誌著延續兩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的終結。

        民國初年,由於貨幣制度尚未建立,各地銀幣仍沿用清朝時期鋼模鑄造,僅有四川改鑄「大漢銀幣」、福建改鑄「中華元寶」。為統一幣制與整頓貨幣秩序,財政部長陳錦濤於民國元年3月建議鑄造紀念銀幣,獲孫中山批准。

        該紀念幣採用孫中山正面肖像作為主圖案,並訓令日後通用銀幣應繪製「五穀模型」圖騰,象徵五穀豐登、勸農務本。此設計即為「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」的由來。

財政部隨後頒發新模至江南(南京)、湖北、廣東等地造幣廠,依式鑄造紀念幣。由於其歷史意義重大、版本差異多樣,成為民國初期銀幣收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環。

加入好友
船洋銀幣收購
民國22年壹圓船洋銀幣 民國23年壹圓船洋銀幣

帆船銀幣(船洋)誕生背景與鑄造規格

        1933年3月,中華民國政府財政部頒佈《廢兩改元令》及《銀本位鑄造條例》,終止長期以來各省分鑄銀元的局面,將全國銀幣鑄造權集中至上海中央造幣廠。自同年4月6日起,全面推行「廢兩改元」政策,所有交易統一改用銀幣,銀兩正式退出流通舞台。

        為配合幣制改革,財政部在上海鑄造一款全新設計的銀幣,稱為「帆船銀幣」,俗稱「船洋」。此幣設計新穎、鑄工精美,幣徑39.4毫米、重26.69克、成色88%,含純銀23.49克,符合銀本位幣標準。

        帆船幣正面為孫中山側面肖像,身着傳統漢裝,幣上鑄有「中華民國×年」字樣;背面為雙桅帆船破浪圖,兩側分列「壹圓」字樣,並採直齒邊設計。帆船幣象徵開拓、前進與國家建設,發行後迅速廣受民眾歡迎。

與「袁大頭」、「開國紀念幣」並列,帆船銀幣成為民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通用銀幣之一,並逐步取代「龍銀」與外國洋銀。直至1935年南京政府推行法幣制度,全面禁止銀元流通為止,帆船幣結束其流通使命,成為銀元時代的最後經典。

 加入好友
日本龍銀收購
明治三年壹圓銀幣  明治十四年壹圓銀幣
明治二十二年壹圓銀幣 明治二十四年壹圓銀幣

JP日本龍銀與台灣日治時期銀幣流通

        1895年《馬關條約》簽訂後,日本開始統治台灣,初期沿用日本國內通行的銀幣制度,包括龍銀(龍洋)與硬輔幣。當時日本龍銀為正式銀本位幣,其設計嚴謹、規格標準,成為台灣民間主要流通的銀元之一。

        明治32年(1899年),日本才開始發行「台灣銀行券」,但始終未在台灣設立造幣機構,也未專門發行台灣本地輔幣,僅以日本本土鑄造的硬幣運台使用。正因如此,至今台灣仍保存有大量的日本明治、大正年間銀元與輔幣,其中以日本龍銀(龍洋)最常見。

        日本銀幣在重量、直徑與成色方面製作嚴謹,具高度一致性,因此在收藏與評價市場中被視為可信任的外來銀幣之一。許多來自家族長輩或早期古董商庫存的銀元,即包含大量此類銀幣,皆為我們積極收購的項目。

加入好友
墨西哥鷹洋銀幣收購
 
西元1823年花邊鷹洋  
西元1879年花邊鷹洋 西元1893年花邊鷹洋
西元1897年花邊鷹洋 西元1898年直邊鷹洋

🦅 墨西哥鷹洋銀幣|自由與力量的象徵

        墨西哥鷹洋銀幣,是指墨西哥於1821年獨立後所鑄行的新銀元,自1823年起正式發行。其規格為:直徑39毫米、重量27.07克、成色90.30%,為19~20世紀國際貿易中流通度極高的硬銀之一,也深受中國與台灣市場收藏者青睞。

鷹洋大致分為兩種主要類型:

  • 花邊鷹洋(1897年以前):面額為8瑞爾(8 Reales),邊緣帶有花紋裝飾。
  • 直邊鷹洋(1898年以後):面額改為1比索(1 Peso),邊緣為直齒圓邊,無花紋。

        銀幣正面圖案為一隻展翅雄鷹,單腿站立於仙人掌之上,嘴中銜蛇,象徵守護與忠誠。幣緣上方標有「REPUBLIKA MEXIKANA(墨西哥共和國)」。
       背面中央為自由帽(Liberty Cap),帽檐上刻有「LIBERTAD(自由)」字樣,並發出不等長光芒。花邊與直邊鷹洋在光柱數與排列上略有不同,是判別年份與版本的鑑定細節。

鷹洋銀幣被視為墨西哥近代貨幣中的象徵性代表,圖案寓意自由、和平與民族尊嚴。因其規格標準、成色高、歷史悠久,為近年來收藏市場上的熱門銀幣之一,也是本平台長期高價收購的重點項目。

加入好友
英國站人洋銀幣收購

🧍 英國站人銀元|列強貿易歷史的見證

        19世紀末,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浪潮,清政府積弱不振,導致外國銀元大量湧入,英國「站人」銀元即為其中之一。該幣最初流通於粵桂地區,後迅速擴展至華北,尤以北京、天津最為常見,成為清末民初外國貨幣流通的重要組成。

        「站人」銀元為英國於倫敦、孟買、加爾各答等地鑄造,其最大特色是集三國語言於一體——中文、英文、馬來文,正面為一名武士立於岸邊,左手持盾、右手執三叉戟,象徵戰無不勝;背面則以篆體壽字為核心,左右標有「壹圓」中文字樣與馬來文幣值,成為世界鑄幣史上極為罕見的多語種設計。

該銀元直徑39毫米,重26.95克,含銀90%,製作精美、鑄工嚴謹。由於英國政府藉由「站人」銀元大量從中國市場攫取白銀,使中國經濟受到嚴重衝擊,也成為中國半殖民地化的歷史見證。

        今天的「站人銀元」,不僅為收藏市場上極具文化與歷史價值的經典銀幣,更是中英交錯歷史的一頁沉重記錄。研究其流通背景與文化符碼,有助於了解殖民貿易的真相與近代中國財政被掠奪的歷史過程。

加入好友

袁大頭銀幣收購

民國三年壹圓銀幣 民國八年壹圓銀幣
民國九年壹圓銀幣 民國十年壹圓銀幣

👤 袁大頭銀幣|民國初年最具代表性的國幣

        1912年4月,袁世凱出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。當時全國通用貨幣混亂,中外銀幣百種以上,規格不一、兌換繁瑣,民間怨聲載道。北洋政府為統一幣制、籌措軍費,決定改革貨幣制度,並鑄造統一銀幣,也藉此提升袁世凱個人政治地位,將其肖像鑄於幣面,遂誕生了著名的「袁大頭」銀元。

        1914年2月7日,政府正式頒布《國幣條例》與《施行細則》,規定國幣分為銀幣4種(壹圓、中圓、貳角、壹角)、鎳幣1種(五分)、銅幣5種(二分、一分、五厘、二厘、一厘),以壹圓銀幣為主幣

        袁大頭壹圓銀幣重量為庫平七錢二分(26.86克),含純銀約六錢四分八厘(約 23.90 克),最初成色為銀九銅一,後期改為銀89%、銅11%。正面為袁世凱側面頭像及中華民國年號,背面為嘉禾紋飾與幣值設計。

        「袁大頭」最早於天津造幣廠試鑄,隨後南京、廣東、武昌等地相繼仿製。由於幣型一致、規格嚴謹、鑄造數量龐大,極具信譽,很快取代了清朝龍銀,成為民國初年最重要的流通銀幣之一,影響深遠。

        今天,「袁大頭」不僅是銀幣收藏的重要代表,也記錄了民國初期財政金融制度建設的歷史軌跡。

 

我們收購的龍銀大略有下列幾大項: 

 

💰 銀幣收購項目|清代龍銀・民國銀元・世界經典銀幣 

        本中心專業收購各類歷史銀幣,從清光緒年間的機鑄龍銀、民國初年的袁大頭、帆船銀元,到外國流通於中國的貿易銀幣,皆提供高價收購與免費鑑定服務。無論單枚、整組或藏家大批量出清,皆可現金交易,安全快速。  

我們收購的銀幣品項包含: 

 收購袁大頭銀幣(民國三年、八年、十年版)

 收購小頭與帆船銀幣(船洋、試鑄樣幣)

 收購江南省龍銀、四川龍銀、北洋銀幣 

 收購雲南龍銀與雲南地方銀幣 

 收購廣東、廣西地區龍銀 

 收購湖南、湖北及東三省銀幣 

 收購奉天造、戶部造等各類銀幣 

 收購安徽與福建省造龍銀

 收購吉林龍銀與各地珍稀版 

 收購日本龍銀(明治、大正年代龍洋) 

 收購墨西哥鷹洋銀幣(8 RealesPeso 

 收購英國站人洋(貿易銀元)

        所有銀幣皆可透過 LINE 提供照片初估,亦可現場面交、門市看貨、到府鑑定。無論您是私人藏家、家族資產處理、古董店或古玩經營者,我們都能提供最專業的評價與即時行情,歡迎洽詢。